申红飙 | 追寻远古 创造永恒


申红飙与开幕嘉宾同《蒙古人站》合影

《蒙古人站》细节图

申红飙吊装过程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吉思汗》雕塑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申红飙的重要作品《成吉思汗》。在该作品中,申红飙经过潜心创作、精心打磨,成功地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的辉煌历程中成吉思汗的英雄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

《成吉思汗》

申红飙创作过程

锡林郭勒盟平顶山上双面人雕塑

平山沙地的双面人雕塑,由申红飙设计制作,两面分别由蒙古族男女头像构成,男像浓缩了多位蒙古族摔跤手的特征,目光深邃、注视东方、刚勇无畏,力量随太阳的上升而增强;女像汲取了众多蒙古族妇女的相貌特点,表情安详、注视远方、慈爱博大、厚德载物。寓含阴阳相合与天地人的和谐,因而展现出永恒的魅力。

《双面人》雕塑

申红飙创作过程

阿里巴巴总部园区收藏《蒙古人站》

阿里巴巴收藏《蒙古人站》

华谊兄弟王中军收藏《蒙古人坐》

华谊王中军创建的“松美术馆”。馆藏作品有凡高、毕加索、培根、贾克梅蒂等西方大师的作品及曾梵志、申红飙等著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国内迎来了建设私人美术馆的热潮,也将迎来当代艺术巨大发展的时代。

松美术馆收藏《蒙古人坐》

北京望海楼收藏《钢嘎哈拉》《海骝马》

北京望海楼收藏《钢嘎哈拉》

北京望海楼收藏《海骝马》

浙江嘉善收藏《牛士》

浙江嘉善收藏《大牛士》

浙江嘉善收藏《大牛士》

国际奥组委,洛桑,瑞士,中国体育博物馆收藏《火炬手》

2012年《火炬手》 145×65×42cm 2012年

名家评论

申红飙的艺术一下子把我们从五光十色、灯红酒绿、肤浅时尚的都市现实拉回到浑朴的远古,让我们在一个英雄远去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世界,去体味自然原始、单纯本色、质朴厚重的人性之美。

严酷的生存环境,非定居的游牧生活方式,使这个黄色人种中少有的食肉民族具备了一种坚忍不拔、桀骜不驯的猛禽般的民族性格。作为一个有魅力的民族,多少年来一直吸引着艺术家的视线,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表现主题。特别是生活在这个地区的艺术家和本民族的艺术家,大多数都持守在这一题材领域之中。但迄今为止,能真正体现蒙古族精神的作品却少之又少。这种精神只有在蒙古长调、胡麦和马头琴的吟唱和演奏中多少能够领略和体会。这个长期逐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以它的彪悍、英武、善战,曾经在成吉思汗带领下叱咤风云,驰骋于欧亚大陆。世界上还不曾有一个民族创造过如此辉煌的业绩,为后人留下挥之不去的英雄般的集体记忆。然而它也为艺术家留下一个难题:如何再现这个曾经无坚不摧的民族的精神品格?

——贾方舟(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家 著名策展人)

申红飙艺术的感染力,来自他雕塑的每一个蒙古人都充满了无限的力量,具有古朴、厚实、稳重和崇高的审美特征。我认为这是艺术家追求永恒精神的结果:让普遍和抽象的永恒精神,寓于具体和个别的蒙古人的形象之中。

——邹跃进(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著名美术评论家)

申红飙的雕塑世界,不是已逝去的远古时代,也不是乌托邦的理想国度,而是创作者的艺术经验与时代体验之间的真实空间。看申红飙的雕塑,就像看他这个人,轻松之中透着诙谐,动静之间显隐睿智,无争的观世态度下有着燃情似火的本色,敦厚健硕的铁汉也有侠骨柔情的内心。这就是我认识的雕塑家申红飙,一位幽隐在都市中的侠客。

——唐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

申红飙的雕塑给予我的感受是厚重的,具有历史与人文的综合,不是时尚的但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他的作品在这个时代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在今天的中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一个追逐利益的时代,与之相适应的主流文化形态是强势的影像媒体与浅薄的快餐文化与流行艺术。然而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有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历史,转向我们曾经有过的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有关历史的书籍与重大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这提示我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并不能代替精神生活与心灵的渴求,有关人的生存价值与生命意义的思考,在一个宗教意识薄弱的国度,仍然有待于艺术的表达。

——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作品欣赏

状态系列

《状态—01》70x62x48cm 铸铜 2017

《状态—02》51x39x38cm 铸铜 2017

《状态—03》50x45x45cm 铸铜 2017

《状态—04》50x45x45cm 铸铜 2017

《状态—05》62x54x38cm 铸铜 2017

《状态—06》45x50x48cm 铸铜 2017

《状态—07》42x42x42cm 铸铜 2017

《状态—08》62x56x46cm 铸铜 2017

《状态—09》80x45x60cm 铸铜 2017

《状态—10》90x76x40cm 铸铜 2017

《状态—11》91x100x50cm 铸铜 2017

《状态—12》93x89x33cm 铸铜 2017

《状态—13》97x88x40cm 铸铜 2017

《状态—14》62x56x42cm 铸铜 2017

在远方系列

申红飙冥冥中有一种对遥远的先祖的膜拜,有一种对那个创造了伟大历史的族群的神往。他那些以蒙古族为主题的雕塑,通过丰硕、庄重、坚实的身体语言,出色地再现了这个民族的内在精神特质。严酷的生存环境,非定居的游牧生活方式,使这个黄色人种中少有的食肉民族具备了一种坚韧不拔、桀骜不驯的猛禽般的民族性格。作为一个有魅力的民族,多少年来一直吸引着艺术家的视线,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表现主题。

——贾方舟

如果不了解蒙古人的人,见到了申红飙的雕塑,也一定能感受到蒙古人通常的性情,这像是一张名片——通往一个少数民族历史积淀的内在灵魂。而申红飙本人并不是从小受到蒙古文化的熏陶,他只是凭着自己的热爱和骨肉里流淌的热血对蒙古人进行了艺术加工。这就是他在雕塑中所表现出来的蒙古魂——一种天然质朴的向往,一种艺术的想象和感染,一种人与自然的文化牵绊,一种力量之美。

《蒙古人站》120x60x38cm 青铜 2007

《女人》116x59x35cm 青铜 2008

《风情1》91x44x31cm 青铜 2008

《风情2》90x41x50cm 青铜 2008

《风情3》93x54x37cm 青铜 2008

《头像》 75x62x65cm 青铜 2008

申红飙的雕塑作品具有一种难以撼动的体量感,这在他一系列表现人物姿态的作品《站》、《蹲》、《跪》、《坐》、《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些敦实饱满的人物形象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所充盈。在申红飙看来,“雕塑是需要空间的,作品的本体如何与空间发生关系,这里面包含了很多传统的雕塑专业语言,我一直在这方面研究得比较多。做雕塑的初级阶段,往往要把空间拉得很远,要做得立体。真正到出功夫的阶段,也就是做雕塑的高级阶段,往往要压缩,要有整体的、浑然的力量。雕塑是讲究张力和压力的,是无形的张力和外部的压力二者之间的挤压和碰撞。”

《蹲》100x55x50cm 青铜 2008

《跪》80x60x55cm 青铜 2008

《坐》60x55x59cm 青铜 2008

《躺》53x97x52cm 青铜 2008

申红飙的蒙古魂源于大学期间,他有一次在与母亲的交谈中,知道了姥姥是蒙古人。虽然蒙古与艺术家的日常生活相隔甚远,但在这次与母亲的谈话之后,他时常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一种关于蒙古的想象总会在头脑中浮现。他内心知道,自己也流淌着蒙古民族的血液。至此以后,他觉得虽近犹远的蒙古始终在召唤自己。申红飙决定去蒙古看看,体验那个未曾养育自己的大草原,体验那里的文化,就这样,一个悠远的、神秘的远古开始慢慢地清晰起来。而去蒙古,他的另一个愿望是能找到适合自己语言表达的主题。

《甘草黄》113x97x48cm 青铜 2008

《海骝马》 78x112x41cm 青铜 2008

《黑骏马》 110x110x48cm 青铜 2008

《云青马》 80x110x49cm 青铜 2008

《牛头》 75x128x100cm 青铜 2008

《无极•太极》90x60x37cm 铸铜 2017

大牛士系列

在我们观看他近几年创作的蒙古族为主题的雕塑作品时,你很难想象他真的不是蒙古族。但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申红飙每年有相当一段时间会在草原上,与蒙古族兄弟和牧民朋友在一起,驯马、游牧、饮酒、歌舞,在他身上散发出一种道地的蒙古子民的风骨气质和恪守如一的家园精神,这些在他的作品中彰显无遗。

——唐斌

《大牛士(一)》86x165x85cm 2010

《大牛士(二)》84x143x65cm 2010

《大牛士(三)》82x142x63cm 2010

《大牛士(四)》 63x145x50cm 2010

《大牛士(五)》 95x106x49cm 2010

《大牛士(六)》64x105x54cm 2010

《大牛士(七)》109x128x55cm 2010

《大牛士(八)》97x128x65cm 2010

《大牛士(九)》102x130x99cm 2010

《大牛士(十)》112x119x58cm 2010

驫系列

作品中保留了古人战马的威武,骁勇,健壮之感 ,又不失当代艺术的美感,对于站立的马或飞奔的马的处理都体现出申红飙对于造型把握的准确性,他的雕塑中人与动物都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矫情地做作,而是率性地写照。“距离”是很多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始终试图解决的一种关系,申红飙对“距离”的理解和把握可谓张弛有度、分毫无争。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真诚与信任,侠义与无畏。 十骏中每一匹马的肌肉、骨骼、形态在大气洗练的表象下,都透露出细腻唯美的追求。 而采用了新的铸铜工艺又给我们一种时尚的感受,好似感到那些表演盛装舞步的马象我们走来。申红飙保持了一贯风格的蒙古马,让我们看到了在他创作中从蒙古人到蒙古马再到草原牛系列一路走来的创作风格,越来越纯熟。

《蒙古马(一)》88x98x38cm 青铜 2012

《蒙古马(二)》85x119x45cm 青铜 2012

《蒙古马(三)》92x98x39cm 青铜 2012

《蒙古马(四)》66x98x46cm 青铜 2012

《白蹄乌》76x136x38cm 2012 青铜

《青骓》76x136x39cm 青铜 2012

《卷毛騧》83x115x39cm 青铜 2012

《特勒膘》88x112x39cm 青铜 2012

《儿马子》76x136x38cm 青铜 2012

《什伐赤》76x143x37cm 青铜 2012

《飒露紫》83x125x39cm 青铜 2012

娱乐时代系列

《娱乐时代—1》101x125x51cm 青铜 2013

《娱乐时代—2》95x142x63cm 青铜 2013

《娱乐时代—3》141x108x43cm 青铜 2013

《娱乐时代—5》150x121x49cm 青铜 2013

《娱乐时代—6》131x140x46cm 青铜 2013

《娱乐时代—7》135x100x43cm 青铜 2013

《娱乐时代—8》100x130x61cm 青铜 2013

《娱乐时代—9》144x118x65cm 青铜 2013

《娱乐时代—10》100x122x85cm 青铜 2013

《红色记忆》青铜 2013

风中冥想系列

《风中冥想(一)》

《风中冥想(二)》

《风中冥想(三)》

艺术家简介

申红飙

1968年生于沈阳市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后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班

又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

先后获造型艺术硕士、博士学位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

参展经历

个展

2014年

申红飙雕塑展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艺术中心 巴黎 法国

《娱乐时代》和静圆艺术中心 北京 中国

《驫》申红飙雕塑展,红三房画廊 北京 中国

《呼吸》申红飙雕塑展 闳约艺术画廊 北京 中国

《永恒之远古》申红飙雕塑展,红三房画廊 北京 中国

2009年

《在远方》——申红飙雕塑展,红三房画廊 北京 中国

2007年

《风中冥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 中国

联展

“海上共明月”公共艺术节公共艺术展 厦门

铸时代篇章——青年雕塑展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学院 新像”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学术邀请展 乐从美术馆 佛山

“此时 此地”内蒙古当代艺术家作品联展 艺泰空间 呼和浩特

“沙海绿洲”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博物馆 鄂尔多斯

2016年

中华史诗美术大展——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工程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

“秩序出轨” 劳特斯晨艺术空间 北京

“互绘 相知”中国美术家眼中的世界 炎黄艺术馆 北京

798公共艺术邀请展 时代空间 北京

“历史与传承” 佛罗伦萨慈悲美术馆 意大利 佛罗伦萨

2015年

“草原长调”中蒙当代美术交流展 太庙 北京 蒙古国家美术馆 乌兰巴托

“心态”2015太原国际双年展 太原美术馆 太原

“游乐园”第二届798公共艺术邀请展 798艺术区 北京

中央电视台雕塑大赛 获一等奖 北京

2012年国际奥林匹克体育与艺术大赛(中国赛区唯一入选作品 并代表中国获国际奖)国际奥组委 洛桑 瑞士

柏林艺术展 柏林美术馆 柏林 德国

雕塑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回顾展 中央美艺术中心 北京

“学院力量——中央美术学院师生作品展”深圳 中国

798国际艺术节 获优秀奖 798艺术区 北京 中国

大同国际双年展 大同美术馆 大同 中国

第四届北京国际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中国

“岿然与遁隐”申红飙、杨春临二人展 上上国际美术馆 北京 中国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 中国

中国雕塑精品展 中国雕塑学会 北京 中国

“2010年北京节拍——磅礴现代雕塑四人展”中华四季坛北京中国

2009年

中国动力——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 蟹岛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1”慈善展 北京农业展览馆 北京

“中央美院入选国家美术工程艺术家精品展”深圳世纪工艺广场 深圳 中国

2008年

韩中当代美术交流展——照亮 东方之光

798-3818库画廊 北京 中国

2007年

《江孜抗英》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5年

台州国际雕塑展览,台州市美术馆 台州 中国 (台州市政府收藏)

2004年

《大风》主题现代艺术展 主题工厂北京 中国

2003年

今日中国美术现代艺术展 中华四季坛 北京 中国

2001年

法国Marne_La_Valle沙龙国际艺术展 巴黎 法国

1999年

第九届全国美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中国

1998年

第四届中国体育美术展览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7年

“97”中国艺术大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5年

“中韩”国际交流展 北京 中国

1994年

第八届全国美术展获优秀奖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3年

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应届毕业作品一等奖 沈阳 中国(鲁迅美术学院收藏)

《布尔古德》第三届中国体育美术展览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注: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至朋友圈,若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 END -

营业时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广东看桃花最好的地方排行榜
幽游白书游戏独家攻略,从哪里下载?四大途径带你轻松上手!